2025-08-05,俄罗斯陆军的钢铁洪流同时从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哈尔科夫、苏梅、白俄罗斯(直取基辅)、扎波罗热、赫尔松多地出发,以三面合围之势欲鲸吞小乌;
天上空降兵特种部队空降基辅欲斩首泽连斯基。
海上黑海舰队和登陆部队奇袭蛇岛、进攻敖德萨。
无数导弹飞向乌克兰城市,连最西端的大城市利沃夫,都遭到了洗地式的狂轰滥炸。
但战前温和的泽连斯基在战争中展现了自己的强悍,战前貌似弱小的乌军也表现出了自己的顽强。
俄军闪电战失败!
此后战局几经反复,如今已整体演化为深壕对峙、拉锯消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式”景观。
外表看似僵持不下,实则暗流汹涌:堑壕战的长期化,对乌克兰有利,对俄罗斯不利。
这种倾斜既源于纯粹的军事变量,更得益于乌克兰背后源源不断的西方支持。
透过制空权、海权、火力、兵员、情报与经济六个维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战场天平正在一步步向乌克兰一侧下沉。
一、俄乌战争是一场没有制空权的前现代战争。
俄空军“三无”困境——无制空权、无高强度出动、无精确制导弹药。
开战三年,俄军始终未能夺取制空权,苏-34、苏-35 只敢贴地投放铁炸弹,动辄被便携防空导弹和“爱国者”系统击落。
乌克兰“拖”字诀——把缺点变成均势。乌军空中力量同样有限,但他们并不指望空战取胜,而是通过多层防空叠加西方情报,把俄罗斯的空中优势降到几近于无,迫使俄罗斯打地面战。
天空被迫沉默,地面自然喧嚣。
结果——谁先需要机动,谁就先暴露。
俄军若想突破,只能大规模集结;而一旦集结,便逃不过卫星与无人机的实时侦察,再被海马斯、暴风阴影、陆军战术导弹“点名”,这正是堑壕战对侵攻方的天然惩罚。
二、海权:黑海舰队沉底,机动通道被锁死。
黑海是俄乌战争的“第二战线”,其控制权直接关联双方生存空间、经济存续和战略威慑。
比如乌克兰是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之一,黑海港口占其农产品出口的90%。
俄军试图通过制海权切断乌生命线,但乌克兰利用北约情报支援、采取了无人机、无人艇和远程精确制导导弹等低成本、高效能武器,让俄罗斯黑海舰队成为了海底舰队。
俄军被迫调整战术,将舰队缩回港口,失去制海权和制空权。
另外更重要的是失去海上火力支点后,乌东俄军必须依赖陆上交通线,这条长而脆弱的补给管道又恰恰暴露在乌军远程火箭炮与精确制导弹药的火力伞下。
海权塌陷,陆权受累,堑壕战的纵深补给问题于是愈发尖锐。
三、火力:俄“饱和攻击”战乌“精准打击”
俄方产能不足以长期支持俄罗斯的饱和攻击:
初期俄军依靠苏联留下的遗产,对乌克兰筑垒地区能够进行炮火洗地,但是库存是有限的,俄罗斯的产能又不足,每次进行大规模袭击都需要“攒一波”,且后继乏力。
乌方数量有限但质量足够——海马斯、暴风影、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数量虽不多,但足以精准瘫痪俄方后勤节点。
在堑壕体系中,“点穴”往往比“倾泻”更致命:一座弹药库、一个桥梁节点被毁,前线即可断顿。乌军恰恰拥有这种“少而精”的打法,再配合卫星与电子侦察,俄军火力反而显得浪费和效率不高。
四、人力:俄“人海战术”步履维艰,乌“堡垒防御”消耗有方
俄军伤亡累积——外界多方估算,俄方死伤已突破百万;工程兵、舰员、后勤兵被迫轮番上阵,兵源结构逐渐空心化。
堑壕战放大守方优势——纵深防御、交叉火力、无人机高空俯瞰,加之普遍使用FPV自杀机,俄军每一次人肉冲锋都会付出高昂代价。
乌克兰“防守—反突击”模式——守则依壕沟铁壁,动则用小规模装甲与无人机快速出击,节奏完全由己方掌控。
五、情报与电子战:卫星、星链与“信息上帝视角”
全域感知——美国、北约全天候的红外、合成孔径雷达及星链终端,让乌军对前线俄军调动了如指掌。
电子压制——乌军利用西方干扰设备,压制俄方无人机战群,反过来又用自家FPV机群“蜂群弑虎”。
现代战场的铁律:看得更远、算得更快、打得更准。
信息维度不对等,使俄军难以组织大纵深机动;一旦进入堑壕战,他们便只能“带号排队”遭到点杀。
六、经济后劲:一方“输血瓶”充沛,一方“内循环”萎缩
乌克兰的外部输血——武器援助、财政拨款、能源补贴,形成稳定预期。
北约一年的军事开支是1.58万亿美元,截止2025年7月北约国家加日本等国援助乌克兰总共也就3000多亿美元。
俄罗斯的经济枷锁——高科技封锁、能源价差、外汇管控,多重夹击下,国防工业虽在加班,却不得不面对芯片与光学器件短缺。
盟友质量差异——北约经济总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而俄方伙伴普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持久战比拼的是综合国力,乌军身后是“发达世界的弹药库”,俄军背后则是相互观望的“经济亚健康圈”。
结语:堑壕战=拖时间,时间=乌克兰胜利。
堑壕战的本质,是将战场从“速度决战”转为“时间决战”。
谁更能承受消耗,谁就会赢得未来。
在没有制空权无法实现合围、海权缺席无力限制纵深、产能不足抑制火力、人海战术难抵现代防御、情报劣势放大伤亡、经济孤立消耗后劲的六重枷锁下,俄军正被迫在壕沟里“用时间兑命”。
而时间,恰是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最不缺的资源。
因此,当战线越陷越深、壕沟越挖越长,战争天平就不可挽回地向乌克兰倾斜。
如今的战场或许仍旧炮声隆隆,但今日之堑壕,正是明日之胜机——乌克兰必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