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案件看起来很新颖,到底是电诈还是盗窃?”
“凶案现场留下了两种生物痕迹,除了死者的,另一种很可能属于凶手!”
“你好,这里是上海市反诈中心!”
中山北一路803号,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同一时间维度里,大楼里一个个忙碌的场景,将上海刑警工作的日常变得具象而又立体。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门牌
当前,虽然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但刑事犯罪网络化、产业化、国际化特征突出,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非接触式诈骗发案数占刑事案件发案总数的50%以上,打击治理形势严峻复杂。
面对新形势,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牵头全市刑侦部门不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砺剑行动”为抓手,围绕主战,聚焦实战,着力构建“强打击、深治理、促防控”刑侦工作新格局。
刑事案件发案持续下降,连续11年实现命案全破、连续8年实现抢案全破,入户盗窃案件破案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今年8月3日,在第七个“刑警803”主题日到来之际,上海警方交出一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青春803”突击队报到!
把办案现场变成青年刑警实战场
只是不小心帮朋友点了投票链接,自己的京东账号就被盗了?
前不久,市民吴先生在收到信用卡对账单后发现莫名其妙多出一笔5800多元的费用。经过核对,自己的京东账户被人下单了一箱高档白酒,收货地址为江苏淮安的一个小区。吴先生怀疑自己的京东账号被他人盗用了,遂报警求助。
这起作案手法相对新颖的案件,到底该定性为电诈还是盗窃?这很快引起了刑侦总队“青春803”突击队的关注。于是,在实战经验丰富的探长、老侦查员的带领下,青年民警们自告奋勇,主动聚在一块儿,利用空余时间展开综合研判。通过分析,大家最终认定这是一起隔空盗窃案。
伪装成正常投票的木马链接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盗取社交平台账号,再将钓鱼链接伪装成投票链接进行群发,一旦有人扫码或点击链接,就会跳转至填写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的界面,看似是为了规范投票行为,实则是在被害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盗取了京东账户。刑侦总队五支队探长庞连彪作为“青春803”突击队的一员,也是本案的主办之一,已和队员们将2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并对上下游犯罪开展深挖调查。
犯罪嫌疑人接单的聊天记录
以主战为导向,通过“双导师”带教模式,让青年民警在新类型案件攻坚、应急处突、专项行动等实战任务中得以全面发展,与时俱进,边学边干,更好地快速适应新形势下的刑侦工作。
对此,刑侦总队集结了155名青年刑警,组建了这样一支以“90后”为主的“青春803”突击队,通过像隔空盗窃案这样的实战范例,让他们全流程参与到办案的各个环节,成为案件的“主办”,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从而培育起“上海刑警803”的人才梯队。
青年民警对京东盗刷案件开展研判讨论
刑侦总队刑技中心民警余德伦毕业后进入“803”一直在法医岗位上,而今作为突击队员,他从法医变成一名“侦查员”。余德伦切身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刑侦思维重塑的过程。过去我直面的往往都是命案现场,通过突击队的平台,让我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帮助我打开了办案的思路。”更重要的是,站在前端办案,也让他们得以从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激发出更多的工作思考。
今年以来,刑侦总队已牵头全市刑侦部门侦破涉企、涉民生领域案件500余起。
为积案建立数字化“一案一档”
“科技+人力”全力攻坚疑难案件
一把沾血的不锈钢菜刀、一份撕毁的通讯录、一只泡入脸盆的手机和一个吃剩的水果残骸……23年前,宝山区某小区出租屋内,一名女子被人杀害。尽管在现场提取到了嫌疑人的生物信息,但受技术条件等限制,凶手身份成谜。此后20年间,警方每年都会组织侦查员进行复盘研究,并在当年侦查覆盖面的基础上,对相关单位离职、退休员工及家属等进行扩线侦查。
民警查阅积案档案
近年来,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刑侦总队将科学技术、数据应用与侦查工作融合,将纸质化的积案材料建立了数字化“一案一档”,创新图像技术侦查破案。转机出现在2024年2月,警方发现这起命案遗留的生物物证与江苏警方正在侦办的一起盗窃案件存在关联。
至此,尘封的物证终于迎来了“开口说话”的机会。经过进一步交叉比对,警方确认该生物物证是已故村民沈某的,且具有排他性,这起尘封23载的命案终于真相大白。
跨越31年的相认
在助力打击破案之外,科技的赋能也为“团圆行动”架起了寻亲桥梁,用科技照亮回家路。数据显示,通过“快速检验、即时入库、循环比对”的工作机制,上海警方已助力230个失散家庭实现团圆。在一起寻亲事件中,刑侦总队刑技中心通过生物数据库的支撑,帮助李老先生夫妇盼来了跨越31年后的团圆,也让这一离散了31年的家,如今在三代同堂下变得完整。
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场景
在新时代的刑侦工作中,刑事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侦查排摸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为侦查指明了方向,将“大海”缩小成了“池塘”,而这个缩小的过程,还得需要侦查员的脚底板功夫。
科技为正义服务,刑侦总队通过最新刑事科学技术叠加人力的方式守护着城市平安,同时也在不断传递着“人民城市”的温度。
反诈进行时叠加小切口行动
构建上海市域防阻体系
“闵行华山西院附近,夏阿姨疑似遭遇‘冒充抖音客服’诈骗,手机已被远程控制……”
“浦东航头一小区内,蔡先生疑似遭遇‘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已向涉诈账户转账……”
在上海市反诈中心一条条实时指令的背后,是全市公安民警齐心协力,日复一日上门开展反诈劝阻工作的点点滴滴。多年来,刑侦总队依托市反诈中心建设,持续完善“短信提示、电话提醒、见面劝阻”联动劝阻机制,实时预警能力不仅越来越强,实际劝阻效果也越来越好。
但是,随着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变化,在警方快速开展预警劝阻的背后,如何更全面地普及反诈知识、更精准地拆解最新电诈犯罪手法,成为摆在“刑警803”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非接触式诈骗发案数占刑事案件发案总数的50%以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刑侦工作的主战场,与传统刑事案件不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可防性犯罪。为此,刑侦总队转变思路,从事后打击延伸到事先防范,利用新技术动态搭建应用模型,着力织密技术防阻、预警劝阻、资金拦阻“三张网”,打造圈层防护体系。
803反诈开展宣传
在“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下,上海警方在今年反诈集中宣传月期间,全新打造并隆重推出“803反诈”新媒体平台,主打“快速预警、信息速递、深度解析”,从老百姓的视角打造反诈宣传作品,让宣传力成为战斗力,想方设法打赢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反诈“阻击战”,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反诈意识和防诈能力,全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这也是全市刑警深入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一个生动缩影。
民警开展入户宣传
有些潜在被害人即使多次预警,仍存在向涉诈账户转账的风险。为此,上海市反诈中心建立了资金端预警线索快处机制,叠加8小时见面、保护性止付等举措,最大限度防止群众受骗上当。在此基础上,今年刑侦总队还结合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步优化了96110在上海的应用场景,不仅优化了智能语音功能,还将上线人工客服服务。
今年以来,上海市反诈中心日均产出潜在被害人预警信息30余万条,电话劝阻4万余人次、见面劝阻2000余人次,并通过资金防阻体系为人民群众避免了近24亿元的损失。
民警对已被深度洗脑的被害人进行劝阻
今年以来,刑侦总队以反诈中心牵引侦查中心建设,通过对电诈多发类案的前端推广引流、末端转账洗钱等环节进行研判分析,还牵头全市公安刑侦部门通过“小切口”行动集中开展打击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抓获开卡、收贩卡、电话引流、线下取现等涉诈黑灰产违法犯罪嫌疑人5000余名。
过去,刑警直面的是刀锋的惊心动魄,要靠着“铁脚板”走千家万户,而今,他们更需要在网端之上,与诈骗分子展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尽管对于“刑警803”来说,主战场延伸到了更为隐蔽的角落,但站在黑暗中的他们,始终以追光的姿态,奋力书写着守护正义的平安答卷!
值班编辑:江皓天 金佳伟
从军营到警营:那抹忠诚 同样闪耀
以法务咨询为幌 对金融机构虚假投诉要求退款——上海警方侦破一起敲诈勒索案
滴滴!同志,您有一份12345的表扬件,请查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