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这事儿最近又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上台第二任后,就没消停过。7月底的时候,美中两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了场经贸会谈,谈完没多久,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就放话,说如果中国继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可能会征收高达三位数的关税。这话听着挺狠,背景是特朗普想用关税压中国就范,逼着中方在能源采购上让步。
贝森特这人本来就是华尔街老手,特朗普选他当财长,就是看中他执行贸易政策的铁腕作风。可这威胁一出,中方很快就给了回应,外交部发言人直截了当地说,中国会根据自身利益来保障能源供应,任何胁迫都白搭。这回应不软不硬,显示出中方在能源问题上不会轻易低头。
特朗普这边的策略其实挺老套,从他第一任开始就爱用关税当武器,这次又故技重施。贝森特在会谈后对媒体重申了这个立场,说美国对华加税的可能性不小,但实际情况是,美方内部也知道,加税到三位数这种事儿操作起来风险大。
毕竟中美贸易规模巨大,加税会伤到美国企业,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特朗普自己也清楚,经过几年拉锯战,中方不会轻易妥协。美方主动跑到斯德哥尔摩谈关税,本质上承认了单纯施压不管用。要是关税真能逼中国让步,何必还费劲谈判?显然是施压失灵了,只能转向对话。可就算坐下来,美方讨价还价的心思也没完全放下。
中方回应后,特朗普很快就调整了调门。他在白宫对记者说,中美各项事宜都在推进,进展还算顺利,他相信能和中国达成一份公平协议。这话听着像在释放积极信号,估计是看到中方立场坚定,关税威胁没起到预期效果,得给自己留点台阶下。特朗普这人一向爱在媒体前表态,这次也不例外,他强调协议会很公平,但没细说细节。同期,贝森特也对外透露了谈判内幕,说在美国要求中国别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这事儿上,美方确实没太多筹码,中方代表很冷静,经验老道。这话从贝森特嘴里说出来,等于承认美方在能源议题上底气不足。
差不多同一时间,中国国防部宣布,中俄海军下个月要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搞“海上联合-2025”演习。这军事合作在当前敏感期,信号很明显,两国关系在深化,不止经贸层面,中方维护利益的手段多样。特朗普的表态或许也受了这些信号影响,他想和中国谈协议,得先收起施压那套。
市场反应挺快,美企高管很快就组团去了北京,谈合作的事儿。这些企业大多受特朗普关税影响大,像苹果之类的,供应链离不开中国。他们到北京后,中方给了积极回应,强调中美经贸关系虽有波折,但还是彼此重要伙伴,脱钩断链行不通,只有对话才能解决问题。这话接地气,说白了就是告诉美方,别总想着单边施压,得互利共赢。
特朗普一边对中国放软话,一边对其他国家下手。比如,他对印度发了关税通牒,说从8月1日起,对印度产品加征25%关税,还点名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这举动挺有意思,对中国施压不成,就转头找印度出气,但这也暴露了美方底气不足。
印度是俄罗斯石油大买家,特朗普想用关税逼印度让步,顺带给中国看。可印度政府马上抗议,说会根据自身能源需求来决定采购,不会轻易屈服。特朗普这套“次级关税”政策,是他第二任的新招,本质上罚那些和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但执行起来复杂,全球油价可能飙升,美国消费者也得买单。
贝森特回国后接受采访,又提了谈判细节,说中方在石油采购上立场稳,美方筹码有限。这话重复了之前观点,但也说明美方在反思策略。美企在北京的洽谈继续推进,双方谈了潜在合作项目,中方重申通过协商化解分歧,美方逐步调整姿态。
整个事儿看下来,特朗普的信心来自谈判进展,但中方回复坚定,代表团到北京是积极一步。未来怎么走,得看行动。贸易不是零和游戏,得找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