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研究团队发现火星隐藏的水资源宝库。最新分析显示,火星中纬度冰川含水量远超预期,纯度达 80% 以上,这一发现可能改变人类火星殖民计划。研究成果发表在《伊卡洛斯》杂志,为 NASA 载人火星任务提供关键资源依据。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尤瓦尔?斯坦伯格(Yuval Steinberg)领导团队,对火星 5 个 lobe-shaped debris aprons(LDAs,叶状碎屑裙)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这些冰沉积物主要分布在火星中纬度地区的斜坡上,长期被岩石和尘埃覆盖,此前被认为是 "岩石冰川",含水量仅约 30%。
研究采用火星侦察轨道器(MRO)搭载的 SHAllow RADar(SHARAD)仪器数据,通过分析雷达波传播速度和能量耗散特性,精确计算出冰川内部冰 - 岩比例。结果显示,所有研究地点的冰川含水量均超过 80%,几乎为纯冰。
"不同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技术分析各个地点,结果难以比较。我们首次建立了标准化方法,发现火星冰川形成和保存机制具有全球一致性。" 研究合著者、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艾萨克?史密斯(Isaac Smith)解释道。这表明火星可能经历过全球性冰川作用,或多次相似性质的冰期。
这一发现对载人火星任务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 NASA 的原位资源利用(ISRU)计划,火星水冰可转化为饮用水、氧气和火箭燃料。以直径 1 公里的典型火星冰川计算,其水量约相当于 20 个西湖(约 20 亿吨),足够 100 万人使用 50 年以上。
"我们的研究为火星着陆点选择提供了关键数据。这些近地表冰川比极地冰盖更易获取,且位于更温和的中纬度地区。" 斯坦伯格补充道。目前 NASA 已将三个富含冰川的区域列为 2040 年前载人着陆候选地点。
研究还解决了火星气候演化的关键谜题。高纯度冰川表明其形成于大气降水过程,而非地表积雪堆积,这意味着火星曾拥有更湿润的气候和更厚的大气层。以色列航天局火星计划负责人多伦?埃尔卡西(Doron Elkasai)评价:"这不仅是资源发现,更是理解火星宜居性历史的钥匙。"
下一步,研究团队计划结合火星快车号和 TGO 卫星数据,绘制更精确的火星水冰分布图。欧洲空间局(ESA)的火星冰洞探测器(Icebreaker Life)任务将于 2030 年发射,专门探测这些冰川的宜居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